今年以来,县总工会以三“新”举措,全力服务新就业形态群体,为全县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是集中建会凝“新”聚力。县总工会把新业态就业群体建会入会纳入全年重点工作计划,在前期摸排走访工作基础上,拟定建会入会进度表,按照部署的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同时加强与组织部、社工部等部门沟通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码”上入会、集中入会等形式,让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更加便捷,今年以来新建新业态工会3家,新业态就业群体入会630人。
二是建设阵地“新”有所属。投入30多万元专项资金,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建成工会驿站121家、24 小时智能驿站8家、货车司机之家6家,打造1公里服务半径、15分钟步行可达的服务矩阵,所有站点支持地图APP定位查询、位置导航等功能,同时为站点配备法律法规、工会知识等书籍报刊,实现了“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饭凉能加热”的服务功能,让新业态就业群体舒心工作、体面劳动成为现实。
三是保障权益暖“新”服务。全力当好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开展新业态送清凉活动5场,货车司机慰问2场、新业态就业群体子女关爱活动2场、新业态体检1场,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活动4场;打造“工会枫桥”品牌,探索“工会+法院+司法+人社”联合诉调机制,指导新就业形态企业开展集体协商、劳动合同签订,不断切实提高新业态就业群体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