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博
APP APP
当前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县区工会 > 宜秀区总工会 >

宜秀劳模风采—安徽省劳动模范公示人选、安庆市劳动模范方燚

发布时间:2022-04-25  作者:施乃玉  阅读次数:次  保护视力色:       

  中国梦· 劳动美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为引导激励全区广大职工

  在加快新阶段现代化“六大宜秀”建设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宜秀区总工会开通

  宜秀劳模风采展播

  展示我区劳模先进事迹

  倾听他(她)们的故事,领略他(她)们的风采

  安徽省劳动模范公示人选、安庆市劳动模范---方燚

  方燚同志从事粮食规模种植近20年,是我市著名的科技型规模种植大户。每年规模种植面积600-1200亩,其中稻虾共生面积300亩以上,平均亩产稻谷1350斤以上,比当地农户每亩增收稻谷200斤以上、小龙虾250斤以上。吸纳当地困难户、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按平均每年种植面积1000亩计算,每年产粮675吨,多收粮食100吨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政府和周边农户的肯定。

  倾心科研,用科技促进经济收入增加

  方燚同志虽然从事农业生产,但是他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把科技作为增收的抓手,依靠科技增产增收,带动农民致富。他是一个能人,在生产中发现问题他就认真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积极申报专利。近几年来,他成功申报并获得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性专利7项。二是积极申报绿色食品。认定绿色大米4个,注册商标“义云农业”、“飞鹅头”“宜江水乡”三个品牌,提升产品品牌和档次,积极开拓市场,线上、线下销售统一结合。三是推广应用新型种植方式。他带头发展林下经济,并带领周边农户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逐步建成林下养殖绿色生态畜产品产业带,让农民从林下养殖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他与市、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供销社系统、种养殖大户密切协作,通过联办、集约办等方式带领大家边发展,边规范,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形成成熟的生产模式,以规范促进发展。四是重视科学技术,推进产学研结合。他聘请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教授李保国教授、上海市东海水产研究所郭全友研究员等10名外地教授专家和本市农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专家,负责生产指导和成果转化利用,促进多打粮打好粮。

  

  加入电商,寻找新型农产品销售增值渠道

  为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切实增加经济收入,方燚积极寻找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新型销售方式。他把目光盯在电商上,在电商销售上他的3个绿色食品品牌销售量占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总量近90%。在他的带领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农业生产+电商的经营模式中来了,而且为方便一些新型农户们的线上销售,方燚还将农村电商平台成立在自己生产基地中,通过资源整合,节约其运送成本,促进了每亩效益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方燚平均每年通过网上销售农产品在500吨以上,平均每吨稻谷比线下销售增值200元以上,每公斤小龙虾增值10元左右。每年共计增加收入近50万元。方燚的农村致富之路扎根于农村,但是不仅限于农村,农产品最终的消费并不仅在农村,而且走向城市。

  

  强化服务,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方燚认为,发展林下经济,涉及各行各业,覆盖千家万户,需要众多部门精诚合作、优势互补、协调服务、形成合力。一是搞好技术服务。方燚调整聘请市内外的林业、畜牧业、种植业专家不仅为自己生产服务,而且对周边农户开展无偿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同时,密切关注林下经济科研信息和外地成功经验,搞好适宜林间种、养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二是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化服务。方燚利用自家的农机为周边农户进行社会化服务。每年他要为周边一般农户和规模种植大户代耕地千亩以上、机插秧八百亩左右、利用无人机为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面积三千亩左右。三是搞好农产品售后服务。积极鼓励农民一边生产、一边销售,既是生产能手又是优秀的农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他还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使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经济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质量优先,为消费者生产最好的农产品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把最好的农产品供应给市民。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人们对消费的农产品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作为规模种植大户的方燚,在解决销路之后又开始扩大业务,将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相结合,发挥小龙虾除草和排泄物增肥等功效,实行水稻小龙虾共生,实现“田面种稻,水体饲养小龙虾,虾粪肥田,稻虾共生”的效果。他还将村里的山地也承包下来,实行“鸡鸭+果树+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鱼池淤泥及鸡粪用作果树肥料,鸡在果园中捕虫食草帮助果树除草、防虫,节省了农药和人工除草费用。同时,通过每天冲洗鸡舍,将鸡舍中的鸡粪冲洗到鱼塘中,为鱼提供了天然的有机养料。把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综合发展,不但增产,而且提高了品种的质量,效果显著,扩大生产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里的就业。以往种水稻、果树、养鸡养鸭都是季节性或者间歇性的,再加上农产品市场不稳定,村民无法保证全年收入水平,经常忙活了一整年,收入却很微薄,有些人甚至忙成了贫困户。在方燚的带领下,他们通过绿色生产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使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优质农产品不再卖难。同时,广大消费者也能够买到他们需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

  

  授人以渔,让贫困户在脱贫路上一直向前

  为提高周边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方燚经常组织农户和贫困户到周边做得好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家参观学习,同时利用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宣传“四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通过计算收入对比、现场考察,让农民感受到“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炒热思想,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近两年来,他带动6户贫困户从事林下种植食用菌生产出优质食用菌、小树枝直接带动项目区户农户种植,户均收入增加800-1000元,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年收入1万元以上;同时,带动周边近千户农户从事稻虾共生和林下综合种养生产,他每年解决贫困户就业5-10人,“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普及率不断增加成为推动区域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方燚同志带领农户走“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他们每年组织农户和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据统计,他成立的家庭农场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共计吸纳回乡农民工78人入股,吸纳59名返乡农民工在公司打工,平均每个农民工年收入4.6万元。在方燚的指导下既赚了钱又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不仅如此,方燚还将螺山村的两名贫困户纳入自己帮扶对象,让其以土地为份额入股,通过常年帮助管理水稻生产、开展生产经营,不但提高贫困户收入帮助他们脱贫,而且让他们掌握了生产技术,确保脱贫不返贫。